S__132440070_0

母嬰協會「電子報」:全台產後護理機構齊聚共同發起連署倡議,盼政府相關單位正視產後照護產業挑戰,共創母嬰照護行業永續發展機會

2025年10月15日 發行

為推動產後護理產業健康永續發展,由國際母嬰產業發展協會主辦的「114年產後護理機構交流座談會」近日正式展開。

第一次會議主要邀請大台北及桃園各地產後護理機構負責人、經營者及業界專家,共同探討當前月子中心在經營上所面臨的挑戰,並彙整業界建言,向政府相關部門提出政策訴求,期望透過公私協力,為母嬰照護產業開創更穩健的未來。

一、月子中心經營困境多面向 業者心聲待傾聽

與會業者指出,目前產後護理產業面臨多重挑戰,包括出生率持續下滑導致客源減少、租金與人事等營運成本高漲、同業競爭嚴重、人力招募困難與流動率高、客訴與經營風險升高等。

此外,設立申請流程繁瑣、衛生局管理過嚴、合約過度偏向消費者、以及缺乏良好管理人才等問題,都讓經營者備感壓力。

許多業者更表示,政府對產後護理機構的營運狀況與實際利潤仍存誤解,導致政策支持不足,亟需建立更平衡的監理與獎勵制度,讓合規經營者能永續發展。

二、業界建議政府九大政策支持方向

在會議中,與會代表一致呼籲政府提供以下政策支持措施:

  1. 嬰兒照護人員可比照托育機構人員享有免費疫苗施打。
  2. 生產津貼應納入坐月子補貼,讓新手爸媽可選擇合法機構。
  3. 衛生局每年督考合格之機構應給予補助獎勵。
  4. 依人口出生比例規範產後機構設立數量,避免供過於求。
  5. 提供產後機構營運及設備相關補助政策。
  6. 推行稅務友善政策,減輕業者經營壓力。
  7. 對評鑑優良機構給予營運補貼與獎勵。
  8. 開放法人可持有產後機構,提升專業經營模式。
  9. 放寬營業項目及收費標準,增加彈性與創新空間。

三、永續發展三大關鍵:
生育率政策、機構補助計劃、合作共贏

與會者認為,要讓產後護理機構永續經營,關鍵在於三大方向:

  1. 中央應加大生育福利政策力度,讓民眾真正「敢生、願意生」。
  2. 政府應擴大對產後護理機構補助,包含租金、護理人員薪資、企業貸款、裝修與設備等項目。
  3. 以合作代替惡性競爭,透過資源共享、聯合採購與交流共榮,降低成本、提升品質。

四、全台連署行動啟動 攜手推動公聽會

國際母嬰產業發展協會現正發起「產後護理機構連署行動」,目標全台至少100家合法機構共同簽署訴求書,並計畫完成後邀請民意代表與政府部門舉行公聽會,讓產業的真實聲音被聽見,促成政策對話與制度改善。

五、加入協會 共創產業新格局

同時,國際母嬰產業發展協會也開放更多產後護理機構加入會員。加入後可參與各類課程與專業交流活動,未來協會亦將成立「母嬰產業經營管理諮詢服務中心」,協助會員提升管理效能、強化品牌競爭力,讓業者能永續經營產後護理行業。

國際母嬰產業發展協會呼籲全台產後護理機構攜手響應,一同為產業發聲,促進政府理解與政策支持,讓母嬰照護成為台灣最具幸福感與社會價值的產業之一。

如需媒體採訪或了解更多資訊,請洽:
國際母嬰產業發展協會 秘書處

地址: 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一段95號1樓

電話: +886-2-2393-9368

LINE @:https://lin.ee/3slCJZJ 

Email:  [email protected]